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>福建侨务>正文

福建省侨情

2017-06-28 10:23:52

 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部,台湾海峡西面,陆地面积12.138万平方公里,海域面积约5.255万平方公里。行政区划设福州、厦门、泉州、漳州、莆田、三明、南平等7个省辖市,龙岩、宁德两个行政公署,全省设48个县(包括金门县)、15个县级市和18个县级区。1995年末全省人口3277万人(未包括金门县和连江县的马祖岛)。其中汉族人口约占99%,畬族、回族、蒙古族、满族和高山族等31个少数民族共约占1%。

在商周时期福建为“七闽”地,秦时置闽中郡,汉高祖五年(公元前202年)为“闽越国”,三国时孙吴在闽置建安郡,唐开元十三年(725)置福州都督府,下辖5个州。唐开元二十一年(733)从福州、建州各取一字置福建军事经略使,“福建”由此得名。北宋雍熙二年(985年)置福建路,辖6州2军。元至正十六年(1356)改路为行中书省,下领8路。明朝改路为府;清承明制仍为8府建制,因而又有“八闽”之称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增设台湾府,仍归福建管辖。清光绪十一年(1885),台湾正式设省。

福建省山地多,丘陵多,平原少。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53.38%,丘陵约占29.01%,平原约占10%。主要河流有闽江、九龙江、晋江、木兰溪和交溪等。平原有漳州、福州、泉州、兴化等。福建耕地较少,只占全省陆地面积的10.4%,人均耕地0.7亩,沿海平原地区农业人均耕地仅0.3亩。主要农产品以稻谷为主,还盛产龙眼、荔枝、香蕉、柑桔、菠萝、枇杷、柚、橄榄等水果,以及甘蔗、黄麻、剑麻、花卉等亚热带经济作物;山区还盛产茶叶、烟草、香菇、笋干、莲子、松香等土特产。武夷岩茶、安溪铁观音、福州花茶等驰名中外。福建是中国南方重要林区之一,林木种类繁多,有1000余种。全省森林覆盖率39.5%,居大陆首位。水力资源丰富,全省水能蕴量1050万千瓦,可供开发的有700多万千瓦。全省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62种,主要有煤、铁、钨、锰、铅、锌、叶腊石、高岭土、石英砂、花岗石等。

福建海岸线长3051.02公里,约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1/6。大小港湾有125个,其中较大的有14个,建港条件十分优越。福建有1202个岛屿,是我国南方重要渔业基地之一。经济鱼类有大黄鱼、鲨鱼、石斑鱼、鳗鱼等40多种。鱼虾贝类有紫菜、海带、牡蛎、花蛤、海蚌、对虾、鲟、鲍鱼等500多种。东山、惠安、莆田等地还拥有相当规模的晒盐场。

福建自然景观千姿百态,风光旖旎,名胜众多,武夷山、太姥山、鼓山、清源山、鼓浪屿和湄州岛的妈祖庙,在海内外享有盛名。

福建原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省份。1949年以前,没有现代工业,没有钢铁,没有铁路,农村田园荒芜,经济凋零,市场洋货充斥,投机盛行,物价飞涨,米珠薪桂,城乡卫生条件恶劣,瘟疫连年盛行,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劳动不得温饱,糠菜当食粮,火笼当棉袄,生活极为困苦。1950年后,福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有较大的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。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,台湾海峡两岸军事对峙,国家安排的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较少,和兄弟省市对比,仍属经济落后的省份。1978年,福建工业总产值、财政预算内收入、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例只有1%左右,国民经济主要效益指标也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。

1979年起福建省实行改革开放以来,经济建设迅速发展。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3.8%,在全国各省、市、自治区中的位次,从1978年的第22位上升到1997年的第11位,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位居第23位上升到第7位,财政收入从位居第18位上升到第10位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6.6倍,农民人均收入增长20倍。

1997年全省工业总产值3857.56亿元,其中非国有企业占89%。1978年到1997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增长38.4倍,年平均增长21.3%,其中国有工业增长7.3%,非国有工业增长30.3%。1997年全省乡镇工业15.05万家,占全省工业78%,工业总产值1840.03亿元,占全省工业47.7%。1997年全省三资工业企业5793家,工业总产值1168.51亿元,占全省工业总产值30.3%。

1997年全省工业增加值1092.15亿元,比1978年增长21.5倍,年平均增长17.8%。

1997年全省外贸出口115.89亿美元,比1978年增长60倍,年平均增长22.8%,其中工业品出口占87.8%。

到1997年9月,全省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,已开业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12682家。累计已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2266项,合同外资金额478.31美元。

福建省是中国著名侨乡,华侨出国历史悠久。早在唐代,泉州地区就有商人出洋到东南亚一些港口城市经商,并有人在吕宋等地定居。到了宋元时期,泉州已成为中国主要对外贸易商港,出国华侨增多。明朝成化年间,漳州月港对外贸易兴起,外商云集,漳州地区有大批居民移居菲律宾、马来亚和印尼。明末清初,由于战乱、迁界等原因,沿海大批居民逃亡日本、越南和东南亚其他地方。鸦片战争后,厦门、福州成为对外通商口岸,西方殖民主义者、帝国主义者从福建沿海拐骗大批“契约华工”到东南亚、美洲、澳洲和非洲等地区的殖民地当苦力。从1841至1890年,福建华侨出国人数达到40多万人。清朝末年到抗日战争前,战乱不息,天灾连年,盗匪猖獗,迫使大批贫苦人民逃往海外谋生。据1940年统计,全省旅外华侨达到270多万人。抗战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夕,有大批福建人前往台湾、香港、澳门和东南亚各国。50年代以后,有许多在东南亚、台湾和港澳的福建人,移居到美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荷兰、英国等国家。1979年以来,实行改革开放后,许多归侨、侨眷前往国外与亲人团聚、定居,有不少青年学子前往国外留学后在当地就业,也有不少人前往国外经商、务工。因而新移民大增。据不完全统计,祖籍福建的华侨、华人约有800多万人,分布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80%以上居住在东南亚,其中印度尼西亚约330万人,马来西亚257万多人,新加坡86万多人,菲律宾90万人,泰国37万多人,缅甸28万多人,越南19万多人,美国16万多人。福建籍华侨华人的职业几乎遍及各行各业,有工人、农民、手工业者、自由职业者、商人、政府官员等等。其中商业、零售业、饮食服务业、杂货业、食品加工业是福建籍华侨华人的传统职业。近20年来,随着东南亚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,闽籍华侨华人的经济获得较大的发展,涌现一大批著名的工商企业家。如印尼的沙林集团林绍良、阿斯特拉集团谢建隆、金光集团黄奕聪、大马集团吴家熊、力宝集团李文正;菲律宾的陈氏家族集团陈永栽、亚洲世界国际集团郑周敏、吴氏家族集团吴奕辉、杨氏家族集团杨应琳、郑氏家族集团郑少坚;马来西亚郭氏集团郭鹤年、云顶集团林梧桐、丰隆集团郭令灿、良木园集团邱德拔、骆氏集团骆文秀;新加坡华侨银行集团李成伟三兄弟、丰隆集团郭芳枫、大华银行集团黄祖耀、信和集团黄廷芳;澳大利亚联合集团李明治;加拿大善美环球集团丁谓等。还有大批人受高等教育后,从事科技、教育、文化、医药、法律、会计、建筑设计、企业管理等职业,其中有不少人成就卓著。

闽台关系十分密切。台湾的历史是福建人的移民史和开发史。北宋时期福建人就开始移居台湾。1624年后,祖籍龙海的颜思齐和南安的郑芝龙,开始组织漳、泉两府人入台进行大规模开发。20世纪初台湾300多万汉族人口中,讲台湾话(即闽南语)的有80%。如今台湾2200多万人口中,祖籍福建的约占80%。在大陆的台湾省籍同胞,也有1/3生活在福建。

福建省的归侨、侨眷有500多万人,以泉州市为最多,约占全省归侨、侨眷总数的60%左右。全省重点侨乡有20多个,包括泉州市的鲤城区、晋江市、南安市、石狮市、安溪县、惠安县、永春县、德化县、金门县,厦门市、同安县,漳州市的芗城区、龙海县、诏安县,福州市的福清市、闽清县、长乐市,莆田市的莆田县、仙游县,龙岩地区的龙岩市、永定县,宁德地区的古田县、屏南县等。

福建省的华侨、华人、港澳同胞历来关心和支持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。从19世纪70年代起,就有华侨回乡投资办企业。据统计,1871至1949年,华侨在福建开办的工业、矿业、农业、交通运输业、商业、金融业、服务业以及房地产业共有4055家,累计投资额折合人民币1.395亿元。华侨素有在居住国和祖国、家乡捐资兴办各种文化教育、卫生、社会福利等公益事业的传统。据统计,1915至1949年,华侨在家乡捐资兴建和扩建的中学48所、小学967所。新中国成立后,华侨更加关心和支持家乡的各项建设事业。1952年7月成立的福建华侨投资公司,到1967年6月底止,共吸收华侨、港澳同胞投资1200多户,外汇人民币8000多万元,在全省27个县市投资新建、扩建62家工矿企业。1950到1964年,全省共接受华侨、港澳同胞捐赠4142万余元,新建、扩建400多所中小学、21所医院和卫生院。1994年全省共接受华侨、华人和港澳同胞捐赠兴办公益事业的款额共人民币7.3亿元,比上年增加14%,其中用于兴办教育事业3.77亿元,占51.54%,用于兴办其他公共福利事业2.89亿元,占39.6%。1979年以来,华侨、华人、港澳同胞来闽投资办企业的逐年增多。从1981年起,许多台湾同胞前来投资办工商企业。截至1995年底止,全省已开业投产的三资企业有9847家,其中港澳台资企业占总户数的84.6%。1979至1995年,全省接受华侨、华人、港澳同胞用于兴办公益事业的捐款赠物折合人民币43.5亿元。

福建省重视侨务工作。1950年11月1日成立福建省华侨事务委员会(简称省侨委),主管全省侨务工作。同年起各主要侨乡的专署和市、县人民政府也先后设置侨务科(局、处)。到1965年有4个专署、4个市和1个县设侨务局(处),20个县设侨务科。1969年后各级侨务机构被撤销。1978年起恢复侨务机构后,全省共有7个省辖市政府、2个行署、70个县(市、区)先后设立侨务办公室或外事侨务办公室。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84年3月成立华侨委员会,全省各重点侨乡的市、县、区也相继设立华侨委员会或侨务工作委员会,也有的设立侨台委员会。福建省各市、县从1950年起先后成立归国华侨联谊会或联合会,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成立于1959年,到1965年10月,全省各地区、市、县共有39个侨联组织。文革期间全省各地侨联被迫停止活动。1978年后原有的侨联均恢复活动,并新成立大批侨联组织。据1994年的统计,全省7个省辖市、2个地区、78个县(市、区)均成立侨联,有200多个乡镇、大专院校、工矿企业、机关单位成立侨联。全省归侨社团共有360多个。

福建省实行改革开放以来,经过拨乱反正,清除“左”的影响,落实各项侨务政策,使侨务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。

维护华侨、归侨、侨眷合法权益,是各级侨务部门的首要职责。1978年以来,全省各地认真复查、平反纠正归侨侨眷在文革期间的冤假错案以及历史遗留问题,认真查处在文革期间被挤占的华侨私房,清退在土改期间被错没收的农村华侨房屋,以及在城市私房社会主义改造中被错改造的侨房。归侨侨眷知识分子政策也得到落实。1990年9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》颁布后,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《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》,全省侨务部门协同各部门采取多种形式、多种渠道广泛宣传、贯彻执行。侨务部门还会同法院、建委等有关部门组成执法检查组,到一些重点侨乡查处难度较大的侵权案件。

为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,是改革开放后侨务工作的中心任务。全省各地各级侨务部门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,辅导华侨、华人、港澳同胞来闽投资办企业,鼓励归侨、侨眷集资或独资办企业。全省利用外资以华侨、港澳同胞、台湾同胞和外籍华人的投资为主。据1994年统计,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026项,实际利用外资37.12亿美元,其中侨、港、澳投资占外资项目总数的74.12%,占实际利用外资86.16%。截至1994年底止,全省审批开发的成片土地累计120片,其中华侨、华人、港澳同胞开发的有86片,占71.6%。海外乡亲还捐赠大批小型生产设备,扶持家乡亲人兴办企业,发展生产。福建省人大常委还制定了《华侨捐赠管理条例》,为海外华侨、港澳同胞捐资在家乡兴办文化教育、科技卫生、社会福利等公益事业提供服务。福建省侨办主要的企事业(后脱钩)有福建中旅集团所属的6家中旅社,10家酒店,有福建华侨实业集团公司所属的28家华侨农场、工厂和旅行社、饭店。这些企事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。

开展海外华侨、华人的联谊工作,是侨务部门和归侨团体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。1979年以来,回乡探亲、旅游、投资、讲学的海外乡亲逐年增多。各级侨务部门和中旅社认真做好接待工作,提供多方面的服务。各地侨办、侨联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,开展多层次、多形式的联谊工作。1984和1991年接待第24届和第31届旅日福建同乡恳亲大会,1994年第二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和第三届世界福州十邑同乡大会,分别在安溪县和福州市召开。1995年全省各侨办共接待华侨、华人、港澳同胞7万多人次,重点团组500多批,其中有菲律宾晋江同乡总会、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、新加坡兴安会馆寻根观光团等。省中旅集团1995年共接待华侨、华人、港澳台胞共15万人次。全省各级侨务部门、海外交流协会每年都派人前往国外参加招商、科技、文化交流和联谊活动。如1994年共有300多人次先后到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泰国、缅甸、美国、古巴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访问。

全省各地侨办、侨联还加强文化教育工作,办有《福建侨报》和40多家乡刊乡讯,华侨大学和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招收大批华侨、华裔青年就读,举办华裔青年夏令营,以弘扬中华文化。

【参考资料】:

 福建省档案馆编:《福建华侨档案史料》(上、下),档案出版社,北京,1990年。

《福建经济年鉴》1994年。

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:《福建省志·华侨志》,福建人民出版社,福州,1992年。

《当代中国的福建》,当代中国出版社,北京,1991年。

《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》,载于《福建日报》1996年4月2日。

杨力、叶小敦著:《东南亚的福建人》,福建人民出版社,福州,1993年。

<

友情链接